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团情快递
榜样的力量之新时代新青年 | 非遗正青春——守护潮人味觉记忆 郑冠虹
时间: 2024-09-30 15:29  来源: 共青团汕头市委 发布机构:共青团汕头市委  【字体: 大  打印
分享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自古以来,榜样就是引领我们前进的灯塔。他们,或是历史长河中的伟人,或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他们身上闪耀着的高尚品质,始终指引我们的航向。

近期,团团推出“榜样的力量之新时代新青年”专题,向平凡岗位上的青年人致敬。学习榜样的精神,汲取榜样的力量。愿我们都能逐光而行,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

今天,“榜样的力量之新时代新青年”第十一期为大家介绍全国青联委员、广东青联委员、汕头青联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式粿品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郑冠虹

“粿”

是采用面粉、薯粉或其他杂粮制成的副食品

在潮汕文化中

不仅用于祭神拜祖

更是历代潮汕人难以忘怀的味觉记忆

“粿文化”彰显着潮汕人的心灵手巧

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土情怀

今天

我们向大家讲述

全国青联委员、广东青联委员、汕头青联委员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潮式粿品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

郑冠虹的传承故事

童年记忆:从家庭中学会做粿

小时候,逢年过节

一家老小总会围在一起做粿

这阖家欢乐时

在耳濡目染下

郑冠虹娴熟掌握了做粿的技术

这些儿时无意习成的技能

成就了她往后人生里重要的粿品事业

对于怎么把粿做好

把品牌经营好

郑冠虹父母从未对其刻意说教

“只是告诉她

东西好不好吃

真正的大厨是顾客

认真听取顾客的意见逐步加以改进

根据大家的口味来调整

调整到大家觉得好吃”

手艺与精神的传承

其实就发生在日常中

少年意气:孤身一人执意北漂

“我从小就很喜欢北京

特别想去那里生活一段时间。”

不甘囿于家中粿品生意

20岁出头的郑冠虹对远方大城市充满向往

可是家里人极力反对

在“心心念念”与“极力反对”之间

经过辛苦劝说

在妈妈郑少君和妹妹的陪伴下

她毅然决然踏上前往北京寻找工作的旅程


北京的工作既不好找

也不好干

碰了一鼻子灰的郑冠虹没有放弃

在一家又一家地面试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

她总算通过一家西式烘焙店的面试

去到了她最想去的地方

北漂一年

她学习了一整套西式烘焙的制作方法

更带回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

后来的郑冠虹回忆起这段时光

说到“很庆幸当时的我没有妥协

坚持去北京。”

回汕后不久

得知市文化馆在招聘工作人员

郑冠虹跃跃欲试

经过层层选拔

郑冠虹进入市文化馆

负责讲解工作

在市文化馆工作的五年

宏观全面地了解潮汕历史文化

对家族传承的制粿技艺与文化

也有了新的认识

她完成了知识与技术的“原始积累”

匠心传承:守正创新继承衣钵

如今

郑冠虹在汕头小公园开埠区

经营着一家老潮兴粿品店

在外摸爬滚打了一番

回家做起粿品生意越来越得心应手

不仅将西式烘焙的技艺

巧妙地融合进了传统粿品的制作中

在产品上推陈出新

还带回了更加成熟的管理体系

“和本地人不同

外乡人没有潮式粿品的童年滤镜

对粿品的评判标准只有好吃与否。”

秉持着从父母辈传承下来的

“真正的师傅是顾客”的经营理念

郑冠虹认真听取顾客的意见

根据大家的口味调整改进

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做与时俱进的粿品

在郑冠虹经营的粿品店内

经常有游客慕名前来

售卖时郑冠虹会为游客耐心介绍粿品种类

在空闲时还主动与游客聊起粿品故事

虽然工作繁忙

但作为潮式粿品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郑冠虹积极走进学校、社区、企业

举办传承活动近百场

并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专访

不遗余力推介和传承潮式粿品制作技艺

郑冠虹走进学校、社区,推广“粿”文化

近期

她还作为汕头市友好代表团一员

到马来西亚、柬埔寨

进行潮汕粿品展示

以传统的粿品美味

唤回海外潮人记忆中的乡愁

向马来西亚、柬埔寨市民推介潮汕粿品

守护好这份潮汕味道

让这份流传百年的粿香传播得更久更远

作为一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郑冠虹用理想和智慧

传承儿时技艺

学习各方知识

服务远近来宾


近年来

在以郑冠虹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传承人

于沉寂中孤守,于浮华中练心

以择一事做一生的执着

传承和守护古老非遗

非遗正当时

非遗正青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共青团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