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后下雨,我们潮汕地区称为龙须水。据说,龙须水是海龙王送福给人间的灵水。6月15日上午,“龙须水”瓢泼似的下个不停,汕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阅读写作班的近百名学员,兴致勃勃,顶风冒雨,分乘两辆大巴车,来到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参观采风。

学员们顶风冒雨参观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

海关关史陈列馆的工作人员向学员们讲解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

海关关史陈列馆的工作人员向学员们讲解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

海关关史陈列馆的工作人员向学员们讲解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
学员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有的穿着雨衣,有的撑着雨伞,在老师的带领下,排成整齐的队伍来到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周修东馆长和他的两位同事早早地站在大门口迎候,使我们感动不已。抬头望去,只见一座白色钟楼巍然屹立在眼前,以罗马数字为标识的大钟,每逢正点就会报时,解放前为汕头的标准时间。

学员们认真的记着笔记

学员们认真的记着笔记

学员们认真的记着笔记
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设于原汕头海关钟楼,是汕头开埠标志性建筑。最近,汕头海关“钟楼”以“潮海关旧址”冠名经省文化厅评审,并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是汕头海关前身潮海关建关150周年,我中心专门组织了写作班学员参观了解潮海关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沿革,近距离见证汕头百年开埠史。

学员们认真的记着笔记
在周馆长和他的同事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设计新颖、宽敞明亮、装修考究、风格独特的陈列馆。陈列馆分为上下两个展厅,分别为“解放前汕头海关的设立与历史沿革”和“解放后汕头海关的发展与建设成就”,展览着大量的海关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

学员们参观图片资料

学员们参观图片资料

海关关史陈列馆的工作人员向学员们讲解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
在一楼展厅,学员们参观了潮汕地区海关百年的沧桑变化。在这里,我们认识了“汕头这个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原来早在150多年前在世界上就已有知名度了。但是,当时由于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在外国列强的枪炮下,潮汕的海关主权丧失,洋人长期操持关务,一张张不平等条约使我们感到屈辱。眼前仿佛看到潮海关上硝烟弥漫,洋人耀武扬威,满载鸦片的商船横七竖八地停靠在码头;耳畔仿佛听到了外国列强的枪炮声,洋人的叫骂声和中国人的啼哭声。在黑白图片和实物展柜面前,学员们心情沉重,感到十分痛心和愤怒。一位学员激动地说:“这次参观,让我们开阔了视野,见证了潮汕屈辱的过去,也看到了汕头海关辉煌的历史,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深受教育,激发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更加热爱我们美丽的家乡和伟大的祖国。”

师生合影留念
在二楼展厅,一个全新的汕头海关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汕头解放后,潮海关正式更名为汕头海关。汕头海关经历了解放初期的“经济政治保卫”、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半瘫痪状态,以及八十年代之后的繁盛时期。特别是1980年起,汕头作为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窗口,汕头海关在上缴关税和查缉走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涌现了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展现了“科技强关”和“电子口岸”建设。一位带队老师说:“汕头的发展变化是与汕头海关的工作分不开的,因为有了汕头海关的积极工作,汕头与外国的货物才货畅其流,来往自由。”
参观完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通过全面了解汕头市开埠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轨迹,学员们好似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他们坚信历史的屈辱不会重演,坚定了为汕头的稳步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信心。